首页 > 行业资讯 > 区块链资讯

ICP携手AI:共舞开启去中心化智能新时代

2025-02-27 08:26:00 [db:来源]

欧易交易所下载

欧易(OKE)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资产交易所,支持400多种数字货币交易,并可查看货币最新价格行情

简介ICP通过其独特的技术架构和生态布局,正赋能AI发展。其技术逻辑包括去中心化AI模型,如ICP上DeAI模型有信任透明、资料安全等优势,支撑技术有Chain Fusion、乌托邦、Canisters、WebAssembly等。ICP上有诸多AI模型与专案,如DecideAI等。未来构想方面,ICP要打造Web5,实现可验证应用、与AI Agent整合、链上AI增强应用、与其他链上生态系统整合,引领AI与Web5的未来。

ICP携手AI:共舞开启去中心化智能新时代

让我们深入展开 ICP 如何赋能 AI 的技术逻辑与生态布局,解析它在技术架构、实际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上的关键突破。本文源自 Klein Labs 所著文章,由 Foresight News 整理、编译及撰稿。
(前情提要:OKX Ventures研报:拆解10+项目,带你看懂AI Agent版图(上) )

1. 简介

1.1 前言

在上一篇报告中,我们深入梳理了 ICP 的发展历程及其战略愿景。在最近于阿根廷举行的技术论坛上, ICP 创办人兼 Dfinity 总裁 Dominic Williams 发表了主题演讲,分享了他对去中心化计算未来的愿景,并在行业内引发了广泛讨论。他在演讲中强调了 ICP 如何通过将区块链的力量与人工智慧相结合来突破界限,让人们看到了这些技术可以改变我们构建和执行应用程式方式的未来。同时,根据 ICP 最新宣布的讯息,ICP 的 DFINITY 基金会将在旧金山成立新的办公室,以矽谷为中心发展 AI、分散式算力等技术,并进行战略布局。

基于此背景,我们将在今天的文章中深入展开 ICP 如何赋能 AI 的技术逻辑与生态布局,解析它在技术架构、实际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上的关键突破。

如今,许多人已经在使用 ChatGPT 探索创意、获取资讯、分析与创作内容,ChatGPT 是一种拥有海量引数的 LLM(大型语言模型),通过巨量资料训练而成。这些模型将 AI 应用推上了新的热潮。实际上,在像 ChatGPT 这样的应用出现之前,早已出现了与 AI 演算法有关的 Web2 产品。最早的大规模体现之一是像 TikTok 和 Instagram Reels 这样的服务。它们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交媒体服务,背后其实有著强大的 AI 引擎驱动。AI 通过分析视讯内容和使用者互动行为(例如使用者观看时长)来精准推荐内容,进而提高使用者体验,这种 「量身订制」 的服务让它们极具吸引力。并且,这种趋势正在向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然而,随著 AI 的快速发展遍及多个行业,传统 Web2 架构下的 AI 应用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例如,这些 AI 模型大多是集中式的,这意味著它们依靠单点控制或有限数量的节点来执行,因此面临资料隐私、计算资源集中、透明度不足等诸多局限。此外,传统 IT 架构(如 AWS)涉及繁琐的配置和维护流程:从云帐户注册、配置伺服器,到安装资料库、安全更新等,不仅耗时费力,容易出错,且预设情况下不安全。此外,传统 IT 的升级周期长且复杂,难以支援新模式的即时性需求。

Web3 的出现为 AI 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去中心化、透明和自治等特性,Web3 能够实现智慧合约自动化、促进 AI 民主化、增强互作性、推动公平治理和提升网路安全。一些平台已经开始尝试解决问题,如 Vercel(提供云平台即服务)通过订制基础设施提供 AI 应用服务。这些平台能够缓解部分问题,但依然称不上理想。更重要的是,由 AI 生成的软体将被系结在这些专用平台上,同时相关的资料可能也会被这些平台掌控,导致使用者被锁定在其生态中(customer lock-in)。换句话说,这种模式下的应用和服务将无法实现去中心化。

ICP携手AI:共舞开启去中心化智能新时代

世界开始意识到,要真正发挥 AI 与 Web3 结合的潜力,需要一个强大的基础设施。在这一背景下,ICP 正在寻找全新的解决方案。在传统的 AI 环境中,训练模型就像一位指挥家控制著管弦乐队,以创造出美妙的音乐。这里的指挥家,就是中央伺服器,需要处理大量资料,并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这类似于 OpenAI 等公司在大型中央伺服器上训练大型模型的方式。

然而,在 ICP 中,AI 模型的训练方式有所不同,并不是一个中央指挥来掌控全域性,而是每个参与者既是指挥又是音乐家,彼此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意味著网路中的每个节点或装置都能为人工智慧模型的训练、决策和执行贡献力量。

ICP 上去中心化 AI 模型相比于集中式 AI 模型,有如下优点:

  1. 信任与透明: ICP 上的去中心化人工智慧(DeAI)模型完全在链上执行,具有不变性和开放性。使用者无需盲目信任集中式伺服器,而是可以验证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过程。这解决了集中式人工智慧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使用者通常无法了解资料的使用方式和模型的行为。
  2. 资料安全与控制: ICP 通过链融合(Chain Fusion)技术安全访问来自不同区块链的资料(稍后详述)。这为资料安全和控制带来了优势。使用者可以保留对自己资料的所有权,同时允许 DeAI 模型访问和学习资料,这与集中式人工智慧系统中资料通常被集中管理的方式不同。
  3. 抗审查性: 在 ICP 上执行的人工智慧模型能够抵抗审查。集中式人工智慧模型可能受到运营商的控制和操纵。而 ICP 上的 DeAI 提供了一个更开放、抗审查的平台,有助于公平的人工智慧开发与部署。
  4. 可扩展套件性: 与传统人工智慧系统相比,ICP 的 DeAI 具备更强的可扩展套件性。通过连线节点网路,DeAI 能够灵活扩展套件并行处理任务,从而提升整体容量,同时保持高水平的安全性和效能。
  5. 包容性:ICP 提供无许可权、可组合的访问,促进了包容性和公平性。个人和小型公司也可以参与人工智慧的开发和决策,鼓励创新和协作。

ICP 将网际网路转变为一个巨大的去中心化世界电脑,在这里,计算通过节点机器网路安全地进行。通过结合去中心化节点硬体,ICP 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托管和构建软体应用程式的能力,而不受传统云服务的限制。有了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在 ICP 上托管的人工智慧从本质上就不会受到网路攻击,这意味著敏感资料始终受到保护,不会被入侵和篡改。

实际上,ICP 已经通过执行用于影象分类和面部识别等任务的神经网路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此外,在 ICP 上执行的 Llama 3 等更大型人工智慧模型的能力,为更先进的人工智慧驱动型应用打开了大门。在公共网路上执行的人工智慧可以免受网路攻击、不间断执行并保持随时可访问的状态,这一概念代表著人类社会在医疗、金融和政府等关键领域部署人工智慧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1.2 支撑 AI 在 ICP 发生的底层技术

1.2.1Chain Fusion(链式融合技术)

在上一篇报告中,我们已经提到过,ICP 的基础设施构建方式与众不同。其中最核心的是 ICP 的 Chain Fusion,它不仅仅是另一个区块链桥梁,而是让 DeAI 模型从任何主要区块链获取资料的支柱。此外,Chain Fusion 不信任单个系统,而是使用阈值签名(Threshold Signing),将私钥分给多个节点,而非储存於单一物理位置,这是其功能的一大亮点。ICP 的节点执行著 32 核CPU、512GB 记忆体和30TB 储存空间,在这些硬核基础设施的衬托下,传统区块链显得微不足道。

为全面理解ICP Chain Fusion 的安全性,必须回答一个关键问题:使用者在使用这一基础设施时,将信任置于谁之手?

主要有两点核心:

  1. 去中心化保障:ICP 的去中心化依赖于 Canisters 的状态与执行结果在由子网节点组成的超级多数(Supermajority)中进行复制。子网节点由全球分布的资料中心中、经 DAO 批准的多家可识别供应商运营。
  2. 信任假设:

Chain Fusion 技术为去 DeAI 模型的训练和执行开辟了全新的可能性。以下是其主要增强方式:

  1. 互操作性。链式融合技术的一个核心优势是实现区块链间的互操作性。例如,设想一个执行在 ICP 上的 DeAI 模型,它能够即时分析来自以太坊的市场资料,并利用这些洞察力在基于比特币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执行精准作。这种能力不仅确保了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验证性,也提升了操作的透明度,这是传统人工智慧系统难以匹敌的。
  2. 应对区块链三难问题。区块链技术通常在安全性、可扩展套件性和去中心化之间存在权衡,被称为区块链三难问题。ICP 通过链式融合技术,利用阈值签名和访问即时资料,在确保高安全性的同时,显著提升了 DeAI 模型的训练速度。这种创新方法减少了传统区块链系统中通常面临的权衡,使得 DeAI 模型能够更高效地执行。
  3. 加速模型训练。链式融合技术不仅提升了资料的可获取性和透明性,还在资料共享和处理速度上提供了巨大的优势。通过这种方式,DeAI 模型可以更快地完成训练过程,提高整体效率,缩短从资料收集到实际应用的时间。
1.2.2 乌托邦(Utopia)

ICP 技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推出了乌托邦(Utopia),这是一种利用 ICP 去中心化架构构建的无伺服器私有云。这项技术旨在解决当前数位基础设施的两大痛点:网路安全和 IT 人员的工作效率。乌托邦的无伺服器架构不仅能提高效率,还无需使用传统的防火墙和网路安全措施,而这些措施往往容易出现故障。通过消除对集中式 IT 基础设施的依赖,乌托邦可确保托管在其上的应用程式不受网路攻击的影响,同时顺利执行而不必担心停机。

其核心优势包括:

  1. 无需传统 IT 基础设施: ICP 的去中心化架构无需配置云帐户或伺服器,所有程式码均自动安全。
  2. 独特的 「正交永续性」 技术(orthogonal persistence):软体逻辑与资料在网路中直接系结,消除了传统资料库的复杂性,使得功能描述更加简单高效。ICP 最终的目标是实现 EOP(ehnanced orthogonal persistence),即 「增强型正交永续性」 标。即时安全升级对于新人工智慧计算至关重要,而 EOP 的引入则提供了在两次升级之间实现软体动态调整的全新可能性。在 EOP 模式下,开发者(包括人类和 AI)可编写新版本的软体以满足功能优化需求,同时附加描述旧版本资料转换的程式码逻辑。例如,在开发类似 Google Photos 的应用场景中,升级可能引入位置资料与注释功能,从而需要对 「照片」 资料型别的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在这一正规化下,EOP 在升级过程中具备以下关键特性:

3. 即时迭代能力: 通过 AI 上传程式码即可实现应用建立与即时更新,无需担忧传统升级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这意味著,ICP 将有能力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支援 AI 驱动的应用建立,并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技术经济民主化。

1.2.3「容器罐」( Canisters)

ICP 上的智慧合约被称为 「容器罐」(Canisters,详情可见上一篇报告)。除了具有无与伦比的计算和储存能力,Canisters 还支援其他区块链无法原生提供的协议功能,例如:

Canisters 与外部区块链的互动包括提交交易和读取其他链的状态。ICP 提供了两种整合方式:

直接整合:以比特币整合为例,ICP 节点通过一个称为Bitcoin Adapter的专用元件安全独立地连线至比特币 P2P 网路。ICP 节点丛集在功能上等同于一个原生的比特币节点。

去中心化 RPC 整合:在以太坊整合中,ICP 使用HTTPS Outcalls与三个独立的 JSON RPC 提供商(如 Ankr、BlockPI、Alchemy 等)通讯,以读取链状态并提交签名交易。

1.2.4 WebAssembly

WebAssembly 是一种可在现代网路浏览器中执行的程式码型别,主要目标是为网页上的高效能应用提供便利,但其设计也适用于非网页环境。ICP 提供对确定性 WebAssembly SIMD 的支援,这是智慧合约实现顶级链上效能的重要里程碑。这项支援对 AI、影象处理(如 NFT)、游戏、科学去中心化应用(dapps)等领域尤为关键。

什么是 WebAssembly SIMD?WebAssembly SIMD(单指令、多资料)是一种技术,是 WebAssembly 核心规范中定义的一组 200 多条确定性向量指令,专为并行处理而设计,使计算更快更高效。简单来说,它让同样的指令可以同时在多个数据上执行,从而加速复杂计算,如影象处理、AI 等。

每个执行在 ICP 上的节点都具备这种 SIMD 功能。这意味著智慧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dapps)可以利用更强的处理能力来提升效能。支援 WebAssembly SIMD 后,ICP 的效能进入了新的高度。开发者可以:

WebAssembly 从设计之初就力求安全、可靠和快速。这些特性使 ICP 能够为客户和企业执行可扩展套件的分散式应用程式。ICP 使用 WebAssembly 以接近原生的速度执行这些 AI 操作、并将复杂的计算拆分到各个区块中,使网路保持流畅。这种设定的带来了:当其他链还在苦苦挣扎处理基本的智慧合约时,ICP 已经可以直接在区块链上执行完整的人工智慧模型了。

此外,传统区块链在链上执行 AI 模型通常因计算和记忆体需求过高而面临挑战。为解决这一问题,ICP 通过以下设计,使智慧合约能够更强大高效地执行:

  1. WebAssembly 虚拟机器:提供接近原生的效能表现,提升执行效率。
  2. 确定性时间分割:支援将长时间执行的计算任务自动分割到多个区块中处理。
  3. 高规格节点硬体:每个节点配备 32 核 CPU、512GB 记忆体和 30TB NVMe(一种通讯介面和驱动程式),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标准化配置。

目前,ICP 支援基于 WebAssembly 编译的人工智慧库(如 Sonos Tract)进行链上的小型模型推理。在长期规划中,ICP 上的 DeAI(去中心化人工智慧)目标是支援链上 GPU 计算,以满足大型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需求,从而进一步扩展套件其在 AI 应用中的潜力。

1.3 DeAI

在了解了 ICP 的 AI 能力之后,我们来介绍一下 DeAI(去中心化人工智慧)的概念。简单来说,这是指 AI 与区块链技术之间的交叉。

以下是各种 DeAI 应用的列表,从去中心化的最强形式到最弱形式排列:

  1. 完全链上训练和推理: 这是最彻底的 DeAI 形式,它为 DeAI 应用程式带来了智慧合约的安全性和可信度保证。支援这种用例是 ICP 的长期愿景,未来在集成了 GPU 节点后,这种愿景将成为可能。
  2. 链下训练,链上推理: 这假定模型是在链外训练的,然后上传到链上。推理完全在链上进行,具有与普通智慧合约相同的安全性和可信度保证。ICP 已经实现了这种用例,适用于具有数百万个引数的模型。
  3. 链上储存,使用者装置上推理: 这假设模型在链下训练,然后上传到链上。下载模型后,在使用者装置上进行推理。如果使用者信任自己的装置,那么他们就可以相信推理是正确执行的。这样做的缺点是需要将模型下载到使用者的装置上,降低了模型的保密性,并由于延迟增加而降低了使用者体验。ICP 支援几乎所有现有模型的这种用例,因为 ICP 上的智慧合约可以储存高达 500GiB 的模型。
  4. 代币化、市场、协调: 这是指使用智慧合约作为人工智慧模型和人工智慧硬体的代币化、市场和协调层。由于 ICP 是通用区块链,它支援任意复杂程度的智慧合约。

之所以要推行 DeAI,是因为它们最有可能解决 AI 的信任问题。当今的现状是,使用者不得不盲目信任中心伺服器上执行的人工智慧。他们无法了解自己的资料是如何被使用的,AI 模型是如何产生响应的,也不知道这些模型是否能正确、可靠、稳定地工作。因此 AI 模型对使用者来说就像黑盒子,建立值得信赖的 AI 模型是一项艰巨的挑战。然而,如果使用者能够验证模型是如何训练的,以及推理过程是否使用了该模型来生成输出,就能解决这个问题。ICP 上的 「Canister」 智慧合约正在实现这种功能。

ICP携手AI:共舞开启去中心化智能新时代

2. ICP 上的 AI 模型与专案

2.1 AI 模型:

2.1.1 DecideAI(@DecideAI_)

DecideAI 是一家专注于建立基于 AI 的大型语言模型(LLM)的 Web3 公司,旨在推出彻底改变医疗、教育和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去中心化人工智慧应用。DecideAI 意识到需要一个能够摆脱集中控制限制的人工智慧平台,因此采用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方法,为其让人工智慧更易获取、更公平的使命奠定了基础。DecideAI 背后的团队包括人工智慧、区块链和去中心化系统方面的专家,他们共同建立了一个平台,使高品质语言模型和资料资源的获取更加民主化。

2024 年 8 月,DecideAI 宣布,它在 ICP 上推出了 OpenAI 的 GPT-2,成为首次实现 「完全上链」 托管 AI 模型的专案。该模型于 2019 年释出,是 OpenAI 的第二个 GPT 模型。在 ICP 上推出 GPT-2 LLM 为 AI 模型带来了互作性、透明度和区块链安全性的好处,未来,DecideAI 还将利用 IC 的 Chain Fusion 技术(允许协议级区块链整合)将其 AI 模型扩展套件到以太坊和 Solana。

随著 DecideAI 在去中心化人工智慧领域的开拓性努力不断在行业内掀起波澜,ICP 区块链正在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去中心化技术领域关键参与者的地位。这一成就正吸引著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投资者的关注,使 ICP 成为未来人工智慧和区块链整合进步的重要平台。GPT-2 在 ICP 区块链上的成功部署不仅标志著一项重大的技术成就,还预示著去中心化人工智慧在各行各业更广泛应用的潜力,推动了行业创新并树立了新的标杆。

其他在 ICP 上布置的 AI 模型还包括如下:

2.1.2 SONOS TRACT

概况:用 Rust 编写的开源 AI 推理引擎,可以在 ICP 上直接执行 ONNX、TensorFlow、PyTorch 的 AI 模型,并可编译为 WebAssembly(一种为了在网页浏览器中高效执行程式码而设计的技术)。

2.1.3 Rust-Connect-Py-AI-to-IC

概况:使用 Sonos Tract 在链上部署和执行 Python AI 模型的开源工具。

2.1.4 Burn

概况:用 Rust 编写的开源深度学习框架,支援 ONNX、PyTorch 模型并可编译为 WebAssembly。MNIST 示例说明了如何将其整合到一个 「容器」 中,以便在 ICP 上执行。

2.1.5 Candle

概况:Rust 的极简 ML 框架,可编译为 WebAssembly。一个人工智慧聊天机器人示例展示了如何在 ICP 上的容器中执行 Qwen 0.5B 模型。

2.1.6 DeVinci

概况:基于浏览器的 AI 聊天机器人应用程式,作为智慧合约执行的语言模型。ICP 使 DeVinci 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安全、分散的持久聊天记录资料储存,无需中央伺服器,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DeVinci 利用 ICP 的 Canister 系统,允许使用者拥有自己的资料储存罐,以增加隐私性。此外,使用 ICP 的分散式应用程式和使用者资料托管服务提高了可访问性,因为使用者可以从任何装置上检索他们的资料,而不会泄露隐私。

2.1.7 ArcMind AI

专案概况:完全实现链上化的自主 AI Agent,在去中心化框架内进行复杂决策过程的可行性。

2.2 AI 专案:

ICP 生态正在快速成为 去中心化 AI 创新的重要平台,从 大模型链上推理、AI 代理自治管理、AI 生态资讯传播,到 AI Builder 工具,多个专案正在推动去中心化 AI 迈向 更强效能、更高安全性、更广泛应用场景 的新阶段。这些突破不仅提升了 ICP 生态的竞争力,也为 Web3 世界带来了 真正去中心化的 AI 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些重点专案:

2.2.1 Caffeine AI

专案简介:该专案由 DFINITY 基金会直接主导开发,尚未正式对外公开(预计将在 2025 年 3-4 月 进行公测),但 DFINITY 创办人 Dominic Williams 已在多个场合进行 Demo 展示。这一专案将成为 ICP 生态中的 龙头旗舰 AI 专案。

Caffeine AI 类似于 ChatGPT,但不仅限于聊天功能,而是一个完整的 AI 开发工具。它能够接收使用者的 prompt 指令,自动生成完整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例如,使用者可以要求它开发一个 CRM 工具,Caffeine AI 会直接生成 Motoko 程式码,并部署到 ICP 链上,最终提供一个可直接访问的 URL,供使用者使用。而且,应用的 前端和后端 全部执行在 ICP 上,保证去中心化、透明度和可验证性。如果使用者需要改进应用,只需继续提供 prompt,Caffeine AI 便会进行 自动迭代开发。

该专案的推出将极大提升 去中心化 AI 应用的开发效率,并有望成为 下一代 AI Builder 平台,推动 ICP 生态进入 AI 赋能的全新时代,值得我们期待。

X: @caffeineai

2.2.2 Anda Framework

专案简介:ICPanda DAO 提出的 Anda Framework 是一个结合 可信执行环境(TEE) 与 ICP 智慧合约 的 AI 代理框架。这是 ICP 生态内首个获得 DeepSeek 官方 GitHub 档案接受的 AI 代理框架,标志著其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与创新性。Anda Framework 在释出时曾推动其代币价格上涨 20 倍,足见市场对其认可度之高。该框架的目标是提供更高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 AI 代理服务,适用于去中心化治理、智慧决策等场景。

X: @AndaICP

2.2.3 Onicai

专案简介:Onicai 主要专注于将各类大模型部署至 ICP 的 Canister 智慧合约,以实现真正的链上 AI 推理。其最新的技术突破是成功在 ICP 上部署了 15 亿引数的 DeepSeek R1 模型,此前还尝试过更小规模的 Llama 模型 等。此外,Onicai 近期提出了 「AI 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 for AI) 这一新型共识机制,为 AI 计算资源的分配与验证提供了一种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这一创新理念有望提升去中心化 AI 计算的可行性,并优化计算资源的使用效率。

X: @onicaiHQ

2.2.4 Alice.fun

专案简介:Alice.fun 是由 ICP 生态内顶流专案 BOB 开发的 AI 代理系统,完全执行在 Canister 智慧合约 内,并具备独立的 AI 代理框架。目前,该 AI 代理已成功应用于 智慧管理一个小型基金,并展示了 AI 代理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的潜力。值得关注的是,BOB 曾以链上挖矿机制推动了 ICP 交易手续费大幅上升,显示出其在 ICP 生态内的影响力和实际落地能力。

x: @alicedotfun

2.2.5 aaaaa Terminal

专案简介:aaaaa Terminal 专案部署了名为 aaaaa-aa 的 AI 机器人,该系统的执行原理与 AIXBT 相似,主要作用是自动化分享 ICP 生态内的技术动态、市场资讯,并在社交媒体(如 X)上与使用者频繁互动。其资讯品质较高,能够提升 ICP 生态的认知度,并在使用者社群内形成较好的 engagement 回馈。

X: @aaaaa_agent_ai

2.2.6 ELNA AI

专案简介:于 2023 年 8 月推出,是由社群驱动的去中心化 AI 代理建立平台。与其他 AI 聊天机器人由操作员选择训练资料不同,ELNA 的使用者可以将自己的资料上传到网路,并训练专注于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和应用程式的 AI 模型。完成后,ELNA 会将 AI 助手或 AI 代理部署到 ICP 区块链上,使用者可以通过新增新资料不断扩展套件其 AI 知识。

X: @ELNA_DeAi

2.2.7Chosen

专案简介:Project Chosen 是一个 AI 驱动的预测市场,此前曾是第一个基于 zkSync Era 的多模式预测市场,目前正部署在 ICP 网路上。通过 PeckShield 和 DeHacker 审计。Chosen 允许任何人通过预测、社交分享、投票等方式获得奖励和持续收入。同时,AI 在建立预测事件、成为预测的对手盘等方向,均有著较大的玩法创新的空间。

X: @ProjectChosen

2.2.8 MurphAI

专案简介:Murph AI 是一个基于 ICP 的 AI Hub,使用者持有 ICP 及 ICP 的生态代币,即可使用各种型别 AI 的产品。同时,MurphAI 为 ICP 生态的 AI 产品提供包括算力、资料在内的一系列基建,打造 AI 技术堆叠。

X: @murphai_io

2.2.9NGPU

专案简介: NGPU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人工智慧计算网路,致力于为各种人工智慧应用提供高性价比和稳定的 GPU 资源。通过基于任务的计费、智慧资源分配和高效资料传输等创新功能,NGPU 可在人工智慧驱动的服务中实现无许可权访问、低延迟和高可靠性。NGPU 同时也是 ICP 的 AI 生态合作伙伴。

X: @ngpu_ai

2.2.10MemeFun.ai

专案简介: Memefun.ai 是近期刚推出的一个新兴平台,定位为 ICP 上的 「Pumpfun」。它的目标是让每个人都能轻松建立和释出自己的 memecoin。MemeFun 不仅为创作者提供了一个释出创意和表达幽默的平台,也为使用者参与 Web3 和加密货币文化提供了更加直观和互动的方式。其更为创新的是使用 AI 作为 memecoin 的基建,如使用 AI 进行 memecoin 的建立、社群表情包的建立等,进一步降低 memecoin 的发行门槛。随著 Memecoin 热潮的持续,ICP 上的 Memecoin 有机会成为一种普世的金融与文化现象。

X: @memefunicp

此外,ICP 生态的 AI 专案覆盖了包括基建、模型训练与推理、AI 安全等各个环节,还有很多专案未详细提及:

ICP携手AI:共舞开启去中心化智能新时代

除了 AI 生态专案的快速发展,ICP 生态的全球化扩张也进入了新的阶段。DFINITY 基金会近日在旧金山设立了全新办公室,标志著其全球布局的进一步深化。此次扩展套件不仅意味著 ICP 生态的影响力从亚洲拓展至 矽谷,还表明基金会正在加大对 AI 技术、开发者生态 以及 AI 产业关系网路 的投入。

矽谷作为全球 AI 研发和 Web3 创新的核心区域,汇聚了顶级 AI 研究机构、技术公司和风险投资机构。DFINITY 选择在矽谷设立基地,表明其希望吸引更多 AI 领域的开发者、技术人才和生态合作伙伴,并推动 ICP 在去中心化 AI 计算和链上智慧合约 AI 方面的应用落地。

此外,基金会在 AI 方向的投入也与即将推出的 Caffeine AI 专案紧密相关。随著 链上 AI 计算、AI 代理、AI 生成式应用 的不断发展,DFINITY 通过拓展至矽谷,可以进一步连线 AI 产业链、技术生态和资本网路,加速 AI + Web3 的深度融合。这一举措或将成为 ICP 在全球 AI 竞争格局 中的关键布局,并助力其在 去中心化 AI 计算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3. 未来的发展构想

ICP 不仅实现了 Web3,还实现了一个大胆的指数级未来新愿景,我们不妨将其命名为 Web5——Web5 是 Web3 的去中心化和人工智慧的智慧整合的融合。由于 ICP 区块链已经可以直接在链上承载可扩展套件、防篡改的应用程式,此外还可以承载作为智慧合约的人工智慧 LLM 模型,这些模型可以与人类以及链上的其他智慧合约人工智慧进行通讯。ICP 不仅推进了 Web3 的去中心化原则,还通过整合链上 AI 为 Web5 的动态、智慧和协作能力铺平了道路。

3.1 可验证的应用: 无中间人的信任

Web5 的核心是无信任互动原则 — 确保透明度、安全性和效率,而不依赖于中央机构。ICP 协议在这方面表现出色,可实现完全托管在链上的可验证应用。包括:

  1. 链上托管: 与传统的 Web2 或混合 Web3 应用程式不同,ICP 应用程式和人工智慧模型完全在链上执行,确保不依赖链外伺服器或云平台。
  2. 防篡改程式码: 应用程式和人工智慧模型的程式码和状态不可更改且可公开验证,为使用者提供公平公正的操作保证。
  3. 资料完整性: 使用者保留对其资料的控制权,这些资料以加密方式确保安全,无需中间人即可访问。

这些可验证的应用为 无信任生态系统奠定了基础,使用者可以与服务进行互动,并确信它们是由透明、不可变的逻辑管理的。

3.2 与 AI Agent 的整合

随著 DeAI 的快速发展,AI Agent 在 ICP 生态中正逐步承担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任务。以下是 ICP 未来可能拓展的 AI Agent 关键方向:

  1. 与成熟 AI Agent 框架的整合:ICP 生态可以与市场上已有的、较为成熟的 AI Agent 框架进行整合,以增强其功能并扩展套件应用场景。这包括为这些框架开发新的外挂,使其能够利用 ICP 的核心功能,例如去中心化计算和链上资料储存。目前,市面上较成熟的 AI Agent 框架包括 ZerePy、Eliza 和 HeyAnon 等。通过这些整合,AI Agent 可以更高效地执行,并提供更安全、更可信的服务
  2. 钱包管理与 DeFi 生态参与:AI Agent 在 DeFi 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它们可以负责钱包管理、数位资产监控,并通过 ICP 的链融合技术(Chain Fusion)实现意图驱动的链抽象化作,使使用者能够在多个区块链网路上执行金融活动。这种方法不仅提升了资产管理的效率,还增强了使用者的主权性和安全性,确保资金的自主可控。
  3. 可验证数位凭证:在 Web3 生态中,身份验证和信用评估至关重要。AI Agent 可以利用 ICP 独特的可验证数位凭证(Verifiable Credentials)功能,在保护使用者隐私的前提下,完成身份验证和信用评估。同时,这些已认证的身份还能被授权执行特定的链上活动,例如访问去中心化应用(dApps)、管理智慧合约许可权等。这种机制在增强安全性的同时,也使得 Web3 生态更加去中心化和高效。
  4. 促进 ICP 生态内 AI Agent 框架的拓展与迭代:ICP 生态的第一个原生 AI Agent 框架 ——Anda 框架,将成为 AI 代理发展的核心基础。未来的工作重点包括利用 ICP 的 Internet Identity 帐户系统授权 Anda 代理机器人,改进核心程式码和驱动机制,并基于该框架构建各种满足特定应用需求的 AI Agent。这一发展将使 ICP 生态内的 AI Agent 具备更强的扩展套件性和可订制性,为开发者提供更加灵活的开发工具。
  5. 采用 TEE 技术提升 AI Agent 的安全性与可信度:可信执行环境(TEE)技术是提升 AI 代理安全性和可信度的重要手段。ICP 生态正在探索基于 TEE 技术的安全框架,例如 Anda 框架提出的 IC-TEE 框架和 IC-COSE 框架,以确保 AI 代理能够在受信环境中执行任务,防止恶意攻击和资料篡改。这些技术的引入,将大幅提高 AI Agent 在去中心化环境下的安全性,并增强使用者对 AI 决策过程的信任度。

可以看到,AI Agent 在 ICP 生态中的应用前景广阔。ICP 将为去中心化人工智慧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这不仅有助于增强 AI 的自治性和可扩展套件性,也将进一步推动 Web3 生态的智慧化程式。

3.3 持续进化: 链上 AI 增强应用

ICP 的真正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持续进化的潜力。有了 ICP,链上人工智慧系统就能自主建立、修改和改进应用程式。超越链上和人工智慧,它是如何工作的呢?

  1. 人工智慧驱动的自主开发: 这是只有 ICP 才能实现的未来技术。链上人工智慧 LLM 模型可以分析使用者互动、识别低效,并生成优化程式码或应用程式更新。这些更新通过去中心化管理提出和验证,确保符合社群目标。
  2. 跨模型协作:链上的人工智慧模型可以与其他应用程式和人工智慧互动,分享见解和能力,共同开发创新解决方案。例如,推荐引擎人工智慧可以与供应链人工智慧无缝整合,建立一个整体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3. 自动部署:一旦获得批准,更新将直接部署到供应链上,从而消除停机时间,降低人为错误的风险。这就形成了一个持续改进的回圈,使应用程式与使用者需求同步发展。

因此,ICP 实现了一个自主自持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人工智慧和应用程式共同发展,体现了 Web5 所承诺的动态智慧。

3.4 与其他链上生态系统整合

Web5 不仅要求应用程式之间具有互操作性,还要求整个生态系统之间具有互操作性。ICP 的架构支援与以下系统整合:

  1. 其他区块链: 通过跨链协议,ICP 应用程式可以与以太坊、比特币和其他网路进行互动。
  2. 去中心化人工智慧网路: 托管在不同平台上的链上人工智慧模型可以通过标准化协议进行协作,从而扩大创新。
  3. 物联网装置和真实世界资料: ICP 的链上功能可以整合物联网资料流,实现智慧、资料驱动型应用。

这种无缝互操作性可确保 Web5 不再是孤立的创新,而是整个网际网路的协同演进。

3.5 ICP 引领 AI 与 Web5 的未来

ICP 机协议集分散性、智慧性和适应性于一身,它能够承载可验证的应用程式和链上 AI 模型,带来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我们看到,ICP 不仅在去中心化和网路安全领域表现卓越,还将彻底颠覆 AI 应用的开发与部署方式。传统的应用开发过程复杂,需要掌握多种程式语言、资料库系统和云架构,而 ICP 提供的人工智慧增强型开发框架则使这一过程更加简化和直观。使用者只需用自然语言描述应用需求,人工智慧即可自动生成功能齐全的网路应用程式,并将其托管在 ICP 上。这一模式的引入有望显著缩短开发时间与成本,同时使非技术专业人士也能轻松参与高阶应用开发。

ICP 及其相关技术正在推动计算领域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从免受网路攻击的 AI 应用,到任何人都能通过自然语言描述建立复杂软体的新型开发模式,这些创新正在重塑计算的未来。ICP 的技术不仅有望变革多个行业,还将为政府、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带来去中心化、安全计算的无限可能。

通过这些技术进步,ICP 正在创造一个更加自主、安全和高效的计算世界。我们相信,其影响将超越传统计算范畴,必将推动全球技术生态系统的深远变革。

4. 参考资料

1. https://internetcomputer.org/docs/current/developer-docs/ai/overview

2. https://internetcomputer.org/docs/current/developer-docs/multi-chain/overview

3. https://forum.dfinity.org/t/internet-computer-protocol-enabling-the-web5-revolution-with-on-chain-ai-and-verifiable-applications/38602

4. https://icp-squad.com/the-future-of-ai-and-blockchain-innovation-on-internet-computer/

5. https://internetcomputer.org/docs/current/developer-docs/smart-contracts/advanced-features/simd/

6. https://hackernoon.com/how-icps-chain-fusion-technology-enhances-decentralized-ai-models

7. https://forum.dfinity.org/t/devinci-your-end-to-end-decentralized-ai-chat-app/36767

8.https://forum.dfinity.org/t/arcmind-ai-autonomous-ai-agent-and-vector-db/27491

9.https://www.tokenpost.com/news/investing/11000

本站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内容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相关文章